观察∣何洋:中国企业亟需加快适应气候变化的步伐


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风险有急性的,比如水灾、风暴等;也有慢性的,比如因长期气候变化积累后引起的灾害或转型风险。但不论哪一种,均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冲击。这些冲击往往是长期而缓慢的,不易被察觉,但等企业意识到、识别到这些风险,但又无良好的适应性对策的时候,企业可能会遭受包括资产损失、业务中断,甚至是整个商业模式被淘汰这种覆灭性打击。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中这样解释“适应”——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


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对企业而言,“适应”是以维持企业基本业务功能为目的,企业的运行方式和结构对气候变化进行响应、重组或转型,以达到和气候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相适合的状态。可以说气候变化给企业生命力带来“物竞天择”与“优胜劣汰”的挑战,企业是否能 “适”者生存,取决于企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提升的过程,即企业生存能力进化、韧性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与气候变化的幅度孰高孰低。再者,因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切实有效的适应行动能够降低企业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风险,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


我们以资本市场的主力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搜集其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以及年报等公开披露的文件作为研究素材,通过对气候治理、气候战略、气候风险、目标和指标等30多个维度的观察,总结这些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探究信息披露背后企业对适应气候变化议题的管理逻辑和战略性抉择。


[ 观察一 ] 专项气候管理还未被企业提到议事日程

观察维度

1.png

2.png


调查发现,企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近四分之一的企业,我们没有找到它们关于适应气候变化的表达,可以说这部分企业对适应气候变化还没有意识。一半以上的企业对适应气候变化的管理微弱,专项气候管理还未被企业提到议事日程。

10%左右的企业在适应气候变化上展现出充足的准备,这些企业对气候变化的管理都是系统性开展的,在治理、战略、风险再到指标目标上的管理力度是均衡的,这也说明适应气候变化并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局部问题,而是一个战略问题,只有管理层重视,从战略高度上进行系统管理,公司整体的气候适应能力才会切实提高。


[ 观察二 ] 风险识别率偏低

3.png

从上图发现,各行业的风险识别率普遍偏低。即使我们常规认为的气候高敏感行业,风险管理的得分也排在其他维度之后。识别气候变化风险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前提。正是因为企业对气候变化风险识别率低,所以这些风险风险被严重低估,企业也就没有后续的管理动作。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企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管理进程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只有在做了类似碳盘查、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等必要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清楚地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风险的大小,明确气候变化风险跟业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才有动力去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


[ 观察三 ] 气候风险识别与管理还停留在定性层面

4.png

数据显示,近17%的企业关注到了物理风险,15.5%的企业关注到了转型风险,并且有超过21%的企业对外界表达了对气候机遇把握的情况。在这些风险的管理方式上,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并没有评估清楚气候风险对财务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也没有将气候风险纳入企业日常的经营风控体系做常态化管理,企业迫切需要加深对气候风险管理的意识,加强相关举措。

对于企业把握气候变化相关机遇的情况,企业是乐于披露、并希望为外界感知的,但这种披露仍停留在定性表达层面,这也侧面反映企业现阶段评估气候变化带给企业的消极或积极财务影响的能力是不足的。

因为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造成的威胁具有复杂性、广域性和深远性,仅靠企业自身的资源去分析气候变化对单个企业的定量影响确实有难度,需要依托类似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能源署、国家生态环境部等专业机构的前瞻判断、模型、数据库的支持。

5.png

在物理风险上,企业风险量化做得比较好的是水资源压力,一般是利用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水压力模型,识别企业运营地当前状态、乐观状态、无约束状态在未来的风险等级,对外披露的是不同风险等级所能影响的项目数量和项目投资资本情况。类似这样的开源共享模型对于企业量化评估风险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从细分转型风险来观察,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对政策风险识别和管理程度最高,这可能与企业性质有关,但最主要原因还是政策风险的约束性较高、碳价成本也比较容易被感知和预见。

研究同时发现,国外部分企业尝试的方法是:以国家自主贡献方案(INDC)为基础,用市值占比将自主贡献目标分解到行业再分解到企业,去计算单个企业承担的减排量和面对的风险,这不失为一个简单便捷但有据可循的路径。


[ 观察四 ] 重减排,轻适应

6.png

虽然企业在气候管理上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但从系统性应对措施维度看,有34%的企业披露相关的政策,71%的企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考虑其原因,或许是迫于外界的环境,比如说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政策层面的引导、市场竞争的需求,企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还是足够高的。

在减缓措施中,企业也偏爱自身能掌控的举措,比如说工艺设备的优化、能源效率的提升这类直接能降本增效的工作。对于需要和外界合作,产生买卖行为认证的这类行动开展得比较少。

虽然采取减缓性的措施很重要,但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逐年加剧,企业必须关注到适应性措施,以适应不可避免的已经改变的外界发展环境。我国在2014年出台的《国家应对气候规划》中就已经提出了“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同步推进”的原则,但大部分企业因为前面的识别环节当中没有识别出相关风险,也未察觉到自己该适应什么,以及该如何行动。


[ 观察五 ] 未和企业的财务数据建立联系

7.png

在目标与指标管理上,企业的气候适应工作尚未与高管的薪酬绩效建立联系,也未和财务数据相关联,可以说气候管理尚未闭环。同时也因为没有明确的导向,应对措施缺乏协同性,不能发挥“1+1>2”的效果。甚者,由于内部碳定价这类工作也常常被忽视,难免损失一定的经济收入。


[ 观察六 ] 交易所的监管发挥了引导作用

8.png

为什么会发生以上种种现象?其中,外部的监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数据,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在气候适应能力的表现上是比较好的,这是因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刊发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气候信息披露)指引》提出企业应对气候转变有明确政策方针和指标披露的要求,还要求企业在2025年或之前按照TCFD框架披露企业对气候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这些都促使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不得不开始行动起来,以满足交易所的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


[ 观察七 ] 气候敏感行业先行一步

9.png

从不同行业看气候适应能力的均值能发现,气候适应能力水平与脆弱性的相关度比较高,对气候比较敏感的行业体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意识更强,准备工作更充足,在适应气候变化上走得自然也更快一些。


[ 小结 ] 韧性生长,基业长青

通过以上的观察,我们能解答企业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各大权威标准要求企业在ESG或者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气候信息呢?各大标准的实质其实在引导企业正视气候变化,采取积极的行动,推动企业把信息披露的要求渗透到管理逻辑和商业逻辑,实现可持续发展。


1.适应气候变化事关商业,与公司的运营模式、成本收益产生密切的联系,适应水平会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

这一点,我们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比如,当沥青路面因高温开始熔化而产生道路养护与安全问题;经济作物因干旱而减产;风力发电的风机因无风日增多而停摆;据悉河南洪灾可能导致保险索赔总额高达110亿元,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一个个企业要付出的经济成本,气候适应水平切切实实已经影响着企业的财务表现。

2.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往往会被企业忽略,各大标准在积极引导企业重视气候变化,引导企业做气候风险与机遇的财务量化,让企业先清晰地了解气候变化议题的实质性。

虽然,COP26和COP27让“保持在1.5℃以内”的目标还活着,减缓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是有希望的,但更高的温度,更猛烈的风暴,更不可预测的降水量已经成为现实,企业要考虑去怎么适应。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适应气候变化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层级行为,是从治理、战略到风险再到指标与目标的系统性管理

对于企业而言,适应气候变化因为其复杂性,并非一个人、一个部门、一段时间能够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从企业整体出发筹谋的工作。

希望所有的企业都能尽早地识别风险,适应变化,克服脆弱,韧性生长,基业长青,携手共建气候适应型社会!

欢迎关注责扬天下微信